1、报复性休假,会叫你愈加累
2021年9月30日,创业酵母开创者张丽俊老师在个人公众号专栏中,推荐了关于假期该怎么样休息这一话题。围绕这一内容,张丽俊老师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推荐给大伙。
英国作家埃尔伯特曾说过一句特别扎心,但又与众不同有道理的话:没比刚刚度过假期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为何休完假的人反而更需要假期呢?由于不少人休假都是报复性休假 。不少平常做不了的事,都在假期去做,平常工作、学习中的自控力也都在假期短暂释放。
不少人都是在假期前给自己立下了flag:要看书,学习,做一些功课。结果假期将尽,不少事情堆积到一块,就变得焦虑,天天熬夜工作,精神状况非常差,结果放松变成了放任,休假变成了假休,离上班时间越近, 越感到疲累。
记住一句话:明天的重压,肯定是今天给予的 。所以,在今天掌握正确的休假方法,明天会更轻松。
其实有时候,所谓的累,更多的是心累 。 当假期拟定的目的未完成,当假期的期待落空,此时心里的焦躁、愧疚、遗憾等情绪一块涌上心头,自然会感觉到非常累。
2、真的的休假,是给体力和脑力充电
人为何要休息?总体来讲,有以下两个目的:
职场上的人,就没不累的。这个累可能是身体上的,可能是脑力上的,更可能二者皆有。所以,你需要适合的休息。休息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是为了在假期结束后更热情、更高效地投入工作。对于体力劳动者而言,休息可以是精神、肉体上的放松,可能睡睡觉,看看剧就能缓过来,但对于脑力劳动者而言,没计划、没节制的休假,只能越休息越累 。
其一,体力蓄能 。其二,脑力充电 。
什么是正确的休息方法呢?前谷歌高管、原腾讯副总裁吴军说过:休息的本质,就是从外面获得能量和信息。 所谓休息,并非要你无节制地释放,而是要你换种方法获得常识和信息。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曾做过一个实验:他采取两种方法消除右手的疲劳,一是让两只手同时静止休息,二是右手静止的同时让左手适合活动。随后,他通过握力测量了右手的疲劳度,发现第二种办法让右手的疲劳感消除得更快。这证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才是积极的休息方法。
3、你有多自律,假期就有多惊喜
这其实是有着理论依据的:人的大脑皮质上有一百多亿个神经细胞,功能区都不同,它们以不一样的方法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当某些地区活动时,另外一些地区才会休息。因此,正确的休息方法,是通过变换工作内容,从外面获得能量和信息,来给自己脑力充电 。维持张弛有度的步伐,才能保证休息的水平 。
有了正确的休息方法还不够,还应该将之付诸行动。为何不少人假期浑浑噩噩地度过,感觉非常累?归根到底,是不够自律 。有这么一句话:看一个人是不是自律,就给他足够的自由 。假期正是验证一个人是不是自律的试金石。自律的人,假期会有不少的惊喜 。由于他们的假期充实且过得有意义,心里有满足就不会感觉累 。
那样,怎么样才能做到自律呢?
设定可量化、可达成的小目的。人都有惰性,闲下来的安逸时光会叫人满足于眼前,进而挥霍掉时间。要让我们的脑力正确地休息,要在安逸中找到方向,让假期充实有趣。
1. 设定天天可完成的小目的
2.管理时间,苛求过程
设定目的后,要做好时间管理,要给出做事的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开始时间是为了督促大家早日付诸行动,而不是一拖再拖;截止时间是为了激起行动力,帮助大家在繁芜的事件中正确分配有限的时间。
3.拒绝魅惑,延迟满足感
不要让刷抖音短视频、看剧、打游戏这种即时满足占据假期太多时间,要掌握抗拒魅惑,延迟我们的满足感,先等待10分钟。用这10分钟,让自己恢复冷静,再做出理性的选择。
总而言之,假期的真的意义是休息,但办法不对,越休越累 。真的了解休息的人,不是释放而是克制,不是放任而是约束,会在假期里给身脑蓄能和充电,会在自律中收成自由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