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却被诬告,在牛棚里虚度4年光阴。
重回工作职位,他立志改变整个羊绒产业,30年塑造出165亿的上市集团。
他就是鄂尔多斯的董事长,王林祥。
1951年12月,王林祥出生于内蒙古包头东胜。
解放前,爷爷带领全家老少,从山西府谷走西口,最后落脚在海拔1500米的鄂尔多斯。
在异乡生根困难,祖辈三代10多口人,全挤在大杂院的2间小平房,面积不过12平方米。
大杂院人不多,却有藏族、回族、达斡尔族等6个少数民族。
大人没法交流,孩子却乐坏了。
8岁不到,王林祥就跟在回族大哥后面打零工,烧锅炉,修屋顶,割草喂马,每月挣2斤酥油茶。
当然,王林祥最喜欢的还是跟在藏族小哥哥后面骑马放牧,天大的烦恼,只须到了草原,立马就烟消云散。
一来二去,王林祥成了牧羊高手。
1970年,伊克昭盟绒毛厂招工,负责招聘的感觉小伙一无学历,二无经验,筹备淘汰。
王林祥急了,大喊,我只须摸一下绒毛,立马就能区别出什么品种!就这么一喊,王林祥顺利进厂,主要工作就是到周围60个牧区收羊毛。
要说他确实神,无论是山羊原绒,绵羊原毛,还是牦牛原绒,骆驼原绒,只须手一摸,立马解决,比机器灵多了。
一年后,领导让他去车间,按颜色分拣、清洗绒毛上的粪便。
王林祥天天操作手摇横机,来回要搞130多次,才能去掉粗渣,提取到细绒,一天下来,手指和胳膊都是肿的。
不过,王林祥从不叫苦,天天6点来、9点走,一干就是16个钟头。
冬季还好,一到夏季,车间就成了蒸笼。
由于绒毛轻,没法开电扇,常常是一个三伏天过去,100个职员有99个都借病休息,唯一全勤的就是王林祥。
机会一直垂青于有筹备之人。
1974年初,王林祥被提拔为第3车间的主任,并被厂里推荐考大学。
此后4个月,王祥林天天看书看到半夜2点半,白天吃饭也要背公式,烤红薯把嘴烫肿了,都不了解疼。
皇天不负苦心人,当年6月,王林祥以总分第二的优秀成绩考上天津纺织学院。
然而,就在工友和家人给他饯行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和同车间的两位工友一块被诬告为反革命。
最后,不但大学没上成,还被关入牛棚。
换上普通人,估计死的心都有了,王林祥却相当乐观。
不说我是反革命吗?那就用革命书本好好改造。
此后4年,他在狱中先后就读了300多部马列著作,光《共产党宣言》就读了不下15遍。
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王林祥被提前释放。
不过,他先后参加了11个工厂的招工,却每次都是开心而去,落魄而归。
什么问题?一位副厂长偷偷告诉他,你政审不合格,考得再好也不敢要啊!最后,那位副厂长于心不忍,要不在厂里领了材料回家操作?只须可以赚钱就能,王林祥立刻领了10斤原绒家清洗,一般工人要干一个星期,他三天就干完了。
此后1年,他成了东胜区的最好散户,同时给当地16家工厂做兼职。
伊克昭盟绒毛厂的老厂长看不下去了,回厂里上班吧,出了事我顶着!就如此,王林祥重回绒毛厂当主任,分管4个车间。
2年后1980年,他彻底平反!这个时候,伊克昭盟筹办鄂尔多斯羊绒衫厂,年富力强的王林祥就被任命为安装工程部的副指挥。
那年,他29岁。
彼时,国内的羊绒产业非常不发达,羊绒衫的生产技术长期被英美厂家所垄断。
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伊克昭盟只能对苏联、日本和欧洲出口原绒和初级半成品,每斤18块,然后眼睁睁看着老外加工后,反过来卖到200块!是可忍孰不可忍,王林祥咽不下这口气。
1980年新年过后,他连续跑了北京、天津等地的20多家纺织学院,最后从青岛大学服饰专业的一位老教授那里打听到,上海国棉五厂学会绒毛纺织技术,还从法国引进了专业设施。
王林祥喜出望外,立刻给领导打报告,上海国棉五厂有高新技术,大家有优质材料,1+1可以大于2!,领导当然也喜出望外!于是,1980年的3月,王林祥带领50个工人,去了上海,什么羊绒纺织设施,羊绒纱染色,裁剪羊绒衫等等学了个遍,到了第5个月,连如何安装纺纱机王林祥也搞了解了。
日后,老厂长从日本购买的217台羊绒纱纺织机,就由王林祥带队直接安装, 不只20天解决,还找出了日本技师装错的3处零配件。
1980年的十月1日,鄂尔多斯羊绒衫厂正式投产,长达48米的生产线上,仅需一人操作。
2个月后羊绒衫下线,细度只有13微米,又轻又保暖,重点是洗后不缩水。
羊绒衫一问世,附加值立立刻来了,每斤出口价从18元翻到160,足足提升了近10倍。
当年年底,羊绒纱出口到日本,挣回纯收益100多万!3年后的1983年,王林祥正式担任厂长。
此时,他豪情万丈,办成世界上最大、最好的羊绒企业!不过,此话遭到了不少同行的笑话,狂妄自大!青年自不量力!不要说角逐对手,就是厂里的职员也犯嘀咕,大家有哪些呢?要人才无人才,要技术没技术。
王林祥却胸有成竹,白绒山羊光内蒙古就有1000多万头,解决了内蒙古,羊绒制品就做到世界第一!他第一重整工序,依据工作难易程度,重新整理100多个工序,划分各道工序的档次。
之后,王林祥对薪酬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薪资、奖金、福利和商品的水平、产量捆绑,效益薪资实行全浮动。
新规一公布,可就炸了窝了!要了解,大锅饭持续了30多年,大伙早习惯了干多干少都有薪资领的日子。
30多个元老找上门来,老年人哪能和青年比,这是要饿死大家啊!照顾老职员?他们效率低却拿高薪资,新规就是一纸空谈。
不理会?又会让人戳脊梁骨,觉得太不近人情。
如何解决?当年6月,王林祥去乌审旗拜访老主任,发现老主任一家生活困难,老婆长期吃药,5个孩子有3个都在外打工。
那一刻,他有了主意。
2个月后,王林祥进一步细化了三条手段。
第一,薪酬兜底,对年老、困难家庭,工厂提供年薪资的40%做补助。
2、推行效益薪资制,所有职员按工作量发薪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角逐上岗。
哪个工种熟练、哪个就当负责人,半年一换。
可别小看这三条手段,当年的工作效率立马提升了60%,羊绒制品突破500吨。
此后5年,不断刷新创汇记录,到了1986年,鄂尔多斯羊绒厂创汇达到了2500万。
不过,仅过了一年时间,包头就出现18家羊绒厂,全国更是冒出了300多家。
伴随羊绒企业的不断增多,市场对材料的争夺愈演愈烈。
到了1987年五一,原绒价格从20元一公斤一下子飚升到160元一公斤,一场惨烈的羊绒大战就此爆发。
一看收益这样之高,不少采购商就打起了歪主意。
他们在回收牧民的羊绒后,往里面加油、杂土,碎石渣,提升过称重量。
或者干脆直接作假,填充劣质的兔毛、牛毛、狗毛,1公斤羊绒掺假能掺到90%!一时间,中国羊绒的信誉跌倒冰点。
那一年,全行业亏损将近10个亿,并直接致使内蒙古畜产亏9个亿。
王林祥也未能幸免,鄂尔多斯羊绒厂的出口量降低了50%,收益降低到800万。
到了1988年年底,不少外商干脆拒绝从中国采购原绒。
不少职员看到工厂效益下滑,开始离职,光1988年国庆,就一次性走掉15个业务骨干。
那段时间,是王林祥从来17年来最痛苦的时刻,比关在牛棚还痛苦!羊绒到底还有没前途?怎么样扭转乾坤?他在海拉尔的蒙古包思索了整整2个星期,最后的结论就是需要在水平上痛下杀手!1、变分散采购为集中回收为摆脱中间商,吸引牧民直接销售材料,1988年5月,王林祥一口气砸下300万,打造500平方米的回收基地。
在基地内,60多间住房供牧民住宿,700平方米仓库储存材料,还有130个专业采购员坐镇。
到了1989年,回收基地扩大到2000多平方米,数目也增加到17个,分布在青山区、金山镇等10个区域,每年所需70%的材料都源于基地。
2、变散户包工为集体生产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工人没积极性,假如个体户分梳羊毛不分级,那也肯定没积极性。
于是,1989年初,王林祥决定对现有散户划分等级,50人大户分梳山羊绒,20人中户分梳绵羊绒,10人以下的小户分梳牛绒、驼绒。
分级的背后是收益推广账户返点的不同,大户最高,中户次之,小户最少。
不少小户张罗着招聘人手,好早日达到中户。
短短1年,伊克昭盟就形成了200多个专业集体,私人分梳机多达1万台,甚至出现10万人同时做工的盛况。
3、重塑口碑,打开销路既然羊绒大战让中国羊绒信誉扫地,短期没出路,王林祥就把目光投向了国内。
但当时,国内老百姓用得最多是毛线衣,没几个人了解羊绒衫。
如何解决?王林祥决定把第一个动作选定为羊绒启蒙!1989年3月,他前往包头,一举砸下200万,开始在电视台介绍羊绒衫,和毛衣一样暖和,但比毛衣轻、软,而且不缩水。
2个月下来,小学生对那句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都能朗朗上口,销售部一天的咨询电话也接到了300多个,但问的人多买的人少,2个月只卖了6件。
王林祥急了,他亲自给每一个咨询的打回访电话。
一问,才了解缘由,50块钱一件,太贵了!1月薪资才38块5,想买也买不起。
那就换地方,此后,王林祥把眼光瞄上东南等沿海城市。
但,问题又来了,厂里推广职员紧急不足,而羊绒衫是新品,需要由懂行的专业职员去讲解。
时间不等人,于是,王林祥临时抽调92位生产一线的同志,6人一组,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开专卖店!在青岛,不少大商场的经理不知道羊绒衫的价值,根本就不让鄂尔多斯进场。
王林祥在宾馆急得团团转,外出时碰到一个60人的法国旅游团,他忽然有了想法,老外懂行,为何不找涉外商店呢?于是,王林祥扭头去了旅游景点,大连海滩友谊商店、北京大栅栏毛衫店、上国外滩纪念品店、南京工艺美展,一个一个营销推广过去。
碰上不识货的商店,他就直接放手300件羊绒衫,等卖出去了再给钱。
终于,开胡了!1989年国庆,一个英国女孩在大栅栏的毛衫店一下子买了2件鄂尔多斯羊绒衫。
结果第二天,这家店就被英国人挤满了,整个旅游团200多号人全来了,这个牌子又轻又软,颜色白得非常纯正。
老外一出手不要紧,王府井商场坐不住了。
当天晚上,王林祥就接到了商务经理的电话,王府井商场可以设立鄂尔多斯专柜。
自此,鄂尔多斯彻底打开销路。
据了解,王府井商场鄂尔多斯专柜首月就卖出1万多件羊绒衫。
到了1990年底,鄂尔多斯在全国52个城市开设了130多家专卖店和200多个商场专柜,当年销售量突破6000万。
1995年,营收一举突破3个亿,排在了国内羊绒产业的1、。
要了解,后面的第2到第6,加起来的规模也没鄂尔多斯大!国内一火,老外也坐不住了!1998年,国外重新接纳中国羊绒商品。
当年,美国的艾迪巴尔定货3.5万公斤,王林祥光定金就收了3个亿。
此后,他一口气在国外打造了120家专卖店,并购买了法国14家商店的股权,统一销售鄂尔多斯。
2001年4月,鄂尔多斯成功登陆A股市场,市值165亿。
此后,王林祥把经营范围扩大到制药、建材与电子元器件。
2年后的2003年,他投资150亿资建设煤、电、硅合金联产项目,塑造世界最大的硅合金企业,多样化齐头并进。
到了2016年,王林祥旗下的鄂尔多斯集团营收403个亿,同时经营羊绒、煤炭、电力等5大产业,在国内有1500多个经销点,年出口羊绒衫达500多万件,品牌价值高达667亿,市场占有率连续20年位居行业第一。
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王林祥的下一个目的是带领鄂尔多斯,继续温暖全世界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