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马化腾以362亿USD的身价,短暂的坐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刷爆了朋友圈。
腾讯的营业额霸道无比,股价每天攀升,不能不说马化腾的团队实力强大,但今天创哥要说的这个人更牛逼,假如没他,可能也就没今天的腾讯!2000年,QQ用户量疯涨,马化腾也遇见了金融危机,在跑了多家银行未果的状况下,马化腾决定以几十万的价格卖掉QQ,重点时刻,熊晓鸽出现了,找人合资共投了220万USD,才让腾讯度过了危机,所以说腾讯的成功不能离开熊晓鸽的江湖救急!熊晓鸽的江湖救急,除去腾讯外,还有搜狐和百度等,张朝阳在被所有投资人拒绝的状况下,熊晓鸽给了他220万USD。
百度在烧完所有资金后,熊晓鸽给他送去了150万USD。
熊晓鸽被叫做中国VC第一人,手里的IDG到今天投了500多家公司,其中30多家公司上市,中国网络的飞速发展,可以说,有着他的巨大功劳!哪个曾想到,15岁当工人的熊晓鸽能有今天的收获,今天,就给大伙扒一扒熊晓鸽传奇生活。
梦想从电工变成战地记者,为了达成这个梦想,他怀揣38USD去了美国1956年,熊晓鸽出生在湖南湘潭,15岁的时候,就顶替爸爸成为钢铁厂的工人。
当时正是文革时期,上大学是没什么期望,所以熊晓鸽也没什么大的抱负,他当时就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电工,在厂里干的不亦乐乎,天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深得老师傅和厂长的喜欢。
没想到到了1977年,中断了10年的高考考试忽然恢复,当时实行的模式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这对于人缘特好的熊晓鸽来讲,简直就是一个惊喜,厂里唯一的一个名额名正言顺的给了他。
熊晓鸽高开心兴的报了物理专业,他也不负众望,顺利的考上了大学,不过是湖南大学习英语系。
自从进了英语系后,熊晓鸽就没机会进行电子研究了,看了女记者法拉奇的故事和战地报道后,他的理想又转变成做一个战地记者,为了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1984年,他又考上了社科院新闻专业的研究生。
在新华社实习的时候,他的新闻报道作品发表到了《中国日报》上,他拿给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看,教授说了一句话你写的太好了。
这个太好既是夸奖,也是批评,由于熊晓鸽的报道写的太完美了,思维局限,眼界太窄。
教授的这句话对熊晓鸽的打击非常大,他决定去外国留学,看看人家是如何做新闻的。
熊晓鸽选择了波士顿大学,并且拿到了第一年的全额奖学金。
1986年,兜里揣着38USD的熊晓鸽,一个人前往美国求学。
这次出国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命,他成为了一个好记者,但更是一位好投资人。
却误打误撞进入风投行业,还当上了国际巨头的掌门人在波士顿大学,为了可以赚钱养活自己,熊晓鸽白天当助教,晚上组装自行车,而且为了能剩下第二年1.2万USD的学费,他只用了8个月时间,就修完了4个学期的课程,拿到了学位证。
后来,熊晓鸽在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进入到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卡纳斯公司工作。
仅用了3年时间,就从助理编辑做到了《电子导报》的亚洲版主任编辑。
在做杂志的时候,熊晓鸽创办了《亚太商业》栏目,报道了一批在硅谷创业的华人,不只成为一名名动美国华人圈的记者,还首次接触到了风险投资。
1991年,熊晓鸽想方法跟IDG董事长麦戈文搭上线,见面的时候,麦戈文问熊晓鸽,你想干什么?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把美国的电子信息杂志拿到中国出版;另一个是在中国做风险投资,我目前的老板不支持我,我期望能得到你的支持。
麦戈文又问,那你想要多少薪资?我去年挣4万2,你付我4万2就好。
干半年将来咱们再说,如何?本来约定1个小时的谈话时间,最后延长到3个小时,麦戈文给了熊晓鸽5万USD的薪资,熊晓鸽以亚洲业务开发助理的身份加入IDG,这一年是1991年,熊晓鸽35岁。
熊晓鸽用了一年时间,就将亏损七八年的《计算机世界》报转为盈利,还远远超越了麦戈文的期望值,麦戈文主动提出给熊晓鸽涨了2倍薪资。
当时亚太区域还有两位高管,1992年的时候,IDG总部期望整理亚洲资源,由一个人来领导,让他们三个人各拿出一份策略来。
当时正是圣诞,其他两位高管还在度假的时候,熊晓鸽看了眼张灯结彩的街道,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熬夜写出了我们的计划,交给了麦戈文。
新年上班的第一天,董事会就通过了熊晓鸽的计划,任命他为亚太区域负责人。
于是,1993年,熊晓鸽携带1000万USD回国,和上海科委合资创办了上海太平洋技术创业加盟公司,也就是后来的IDG资本。
最初的投资乱七八糟,投一个亏一个,熊晓鸽都不了解该如何跟麦戈文汇报,麦戈文不只没批评他,还一直鼓励他,麦戈文说:由于我看出你这家伙敢拿我们的青春来赌中国的将来。
熊晓鸽最后没让麦戈文失望,投资了500多个公司,其中有30多家公司上市,更是出现了腾讯、百度如此的现象级公司。
2014年3月,这位美国传奇的资本巨鳄、深圳第一位荣誉市民过世了,在过世前,他讲熊晓鸽叫到美国,在病床上握着熊晓鸽的手,断断续续说了一句Our special relationship,把IDG交给了熊晓鸽。
▼熊晓鸽说:1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大约可以形容我心底对老麦的敬爱。
麦戈文过世两年后,公司将业务供应,为了能将IDG延续下去,熊晓鸽联合其他资本,回收了母公司IDG,他也成为了新的IDG的掌门人。
但对他来讲,这不止是一次商业回收,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他造就了一个信息互联年代,是海量大佬背后的男性,现在第三出发说起熊晓鸽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可以看成是一部菜鸟逆袭霸道总裁进化史。
刚回到中国的时候,熊晓鸽在深圳找了一帮老同学吃饭,让他们帮忙找投资机会,当时中国就没几个人懂什么叫风投,实在不可以,熊晓鸽就说,你们开公司我出钱,占点小股就好。
大伙一看,熊晓鸽在海外呆了几年如何变傻了,但,能骗点钱花也是很好。
▼在这种环境里,熊晓鸽的投资开始了,首次投的是上海一家生产笔记本电池的公司,没想到没多久,这家公司就破产了,没收回一分钱的价值,连本金都没了。
最初的七八年,熊晓鸽投10家,最多成功2家,其余全部失败。
他一边在普及风投的定义,一边在探索如何投资。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他找到了周全、章苏阳、林栋梁、杨飞等8个人,加上自己打造了九大金刚的黄金阵容。
慢慢的,熊晓鸽探索出了我们的投资诀窍:看市场空间、看商品和服务是不是有新意,看介入市场的机会,非常重要是看人。
而选人,他最重视的是格局。
可以用宋江的故事来讲熊晓鸽的投资诀窍,宋江武功一般般,智谋一般般,有时还迂腐,但他能把比他厉害的梁山107好汉收在手下,叫人见面就给他行礼,还叫声哥哥。
熊晓鸽说,这就是风险投资。
▼有了这个投资诀窍后,熊晓鸽的投资愈加顺畅,譬如,投资搜房网100万USD,上市后赚了1.08亿USD;投资百度150万USD,上市后又变成了1亿多USD;投资暴风影音300万USD,暴风上市后,40天36个涨停板,让熊晓鸽第三成为最大的赢家。
除去腾讯、百度、搜狐、搜房网和暴风外,熊晓鸽还投了小米、美图、91无线、360、当当网、土豆网等500多家公司,几乎中国的半个网络都被他投资过。
所以说,中国vc第一人名不虚传。
▼伴随市场的飞速发展,风投公司也愈加多,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熊晓鸽找了一个新的投资人群,那就是九零后。
去年8月,IDG资本宣布成立一只1亿USD规模的九零后创业基金。
在第二天的庆祝会上,熊晓鸽清唱了一首《在路上》,他说,到哪座山上唱哪首歌,九零后登场了,IDG也该跟着这帮孩子们一块第三创业了。
就如当初造了100多位亿万富翁,现在,熊晓鸽期待在九零后创业人士中找到一个中国的扎克伯格。
熊晓鸽的成功,可以总结成八个字:踏踏实实,认真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