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顺丰们为何选择这个时间点集体上市?看这一篇文章已经足够!)在以太投资人沙龙上,长江证券运输行业资深剖析师冯启斌,从二级市场来剖析中国快递行业的趋势。
1、网上购物需要高速增长,外贸物流或成下一个风口网上购物的兴起带给了中国快递行业一段甜蜜成长期,三通一达和顺丰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的崛起,改变了原有国有快递企业垄断的格局。
依据大家初步测算,将来5年,快递行业年业务量平均同比增速在20%左右,年业务收入平均同比增速在23%左右。
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或收获快递行业下一个风口,当地快递集体出海,面对国际快递巨头把持的国际快递市场,势必越炼越强。
1. 电子商务起,网上购物兴,快递出近年来,网络的普及促进了电商的如火如荼,其中,2005年-2014年间,中国网上零售额的复合增长率达64.7%,预计到2015年底,互联网零售额将达到3.71万亿,其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将从2005年的0.3%增长至12.3%。
互联网零售的井喷式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包裹运输需要(也就是大家所谓的电子商务件)。
电子商务件的进步拉动国内快递行业的爆发式增长,2011年以来,国内规模以上快递收入同比增幅达到37%,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维持同比50%以上增幅,预计2015年全年快递量将超越200亿件,达到2011年的5.6倍。
同时,电子商务件在快递中的比率也飞速上升,据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透露,2014年电子商务快递已占据快递总量超60%的份额。
经春节平均增速50%以上的井喷式增长,201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40亿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预计2015年快递量或将突破200亿件,同比增长超越43%;业务收入将达到2700亿元,将来几年仍将处于高速增长区间。
依据大家初步测算,将来5年,快递行业年业务量平均同比增速在20%左右,到2020年将达到500-550亿件左右规模;年业务收入平均同比增速在23%左右,到2020年将达到7500-8000亿元左右规模。
2.国营退,民营进,三足立在中国网上购物兴起之前,国内快递市场主要由国有企业把控。
依赖垄断性运输资源和保护性政策,国有快递公司:中国邮政(依赖邮政系统,EMS)、中铁快运(依赖铁路资源,CRE)和民航快递(依赖航空资源,CAE)瓜分了当时规模并不大的国内快递市场。
而中国的国际快递市场90%以上的份额由当时的大型国际快递企业(UPS,FedEx,DHL,TNT)把持。
彼时,只有国家队和外国队这两只队伍。
但,本世纪初民营快递企业迎来了绝佳的进步机会。
天时:网上购物的井喷带来了很多的快递需要;地利:全国高速公路互联网的形成使公路快递成为可能;人和:便宜的劳动力本钱形成较低的行业进入壁垒。
进而,依赖底价电子商务件崛起的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及韵达,其中,汇通于2010年被百世物流回收)与顺丰为代表的民营快递权势飞速成为国内快递行业进步的主力军,其市场占有率从06年的17.5%增长至14年的75.3%,俨然成为快递业的中流砥柱。
此时,形成了民营(电子商务件)、国有(信函及文书)和外资(国际快递)三足鼎立的局面。
3.总量仍有2倍增长空间,农村电子商务与西部市场潜力最大网上购物消费的兴起拉动快递行业高速发展,从人均角度来看,2014年国内人均快递支出149.5元,人均快递用量10.7件,分别是2008年的4.9倍和9.7倍,是2011年的2.7和4.0倍。
对比中美日三国年人均快递用量,美国、日本分别为31件/年和28件/年,而中国仅为美、日的三分之一。
201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对标美日,考虑到中外消费习惯的差异性(中国现在网上购物行为较美日等国更活跃),大家守旧估计,当中国快递行业步入成熟期,其市场规模至少会达到420亿件。
沿海省份人均已于发达国家接轨,中西部潜力巨大。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区域的人均快递用量已接近甚至超越发达国家水平,河南、河北、山东等人口大省人均快递用量在3-4件左右,而其余中西部省市人均快递用量仅为1件左右。
伴随阿里、京东农村电子商务策略的推进,将来中、西部快递市场空间将被打开。
2014年4月底,顺丰推出农村策略,全方位布局农村乡镇快递市场,并鼓励职员回乡创业,以代理模式渗透到乡镇一级;京东在IPO后将配送途径下沉到农村,并将物流陆续渗透到县级城市;2014年7月十日,阿里宣布全方位启动途径下沉策略,新手互联网联合日日顺物流,全方位激活全国2600个区县的物流配送体系;截止2014年底,农村互联网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比去年增加了2229万,年增长率高达40.6%,而农村网上购物网民仅为农村人口的12%。
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件在比率也在增加,大家判断,农村电子商务快递的进步会弥补区域间快递进步水平的差距,为快递行业增长帮助。
4. 外贸物流或成下一个风口跨境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激战热门,外贸物流瓶颈亟待突破。
2008年前后,国内海购途径、物流策略有限,主要依靠国外代购+人肉通关,据统计,2008-2011年国外代购市场买卖规模同比增长100%。
这样来看,合法途径的限制与外贸物流的缺少,致使了灰色买卖的疯狂增长。
近几年,国内电子商务渐渐打通海购途径,跨境电子商务由此进入迅速成长期,2010年以来跨境电子商务买卖规模同比增长维持30-40%的增长,截止2014年底,跨境电子商务买卖规模已占国内进出口外贸总量的14.8%,其中B2C买卖占比增长至7.6%。
但跨境电子商务最大的痛点外贸物流仍未彻底打通,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瓶颈。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体量大,出口为主,拥有当地优势。
截止2014年底,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买卖规模已达4万亿,预计将来3年仍将保持30%左右的高增长态势。
在跨境电子商务买卖中,出口比率在85%以上,因此中国快递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上具备当地作战优势。
中国快递企业涉足外贸物流,或有机会直接与UPS、FedEx、DHL等国际快递巨头同台较量,无论最后结果胜负,在大家看来,非常重要的还是可以从国际快递巨头身上学到宝贵的管理经验,在角逐中,不断缩小与国际快递巨头间的差距,提高国内业务的竞争优势。
2、同质化紧急、价格战激烈,当地快递该怎么样取暖?电子商务快递企业价格战激烈,商品同质化紧急。
低端市场,上游电子商务强势压价;中端市场,B2C电子商务打造自营快递;高档市场,国际巨头虎视眈眈。
当地快递企业或抱团取暖,度过行业寒冬,或升级转型,走差异化道路,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
大家判断,伴随快递行业增速趋缓,进入成熟期,企业筹资需要加强,或将加速行业整理期的到来,并最后形成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格局。
1.既有格局角逐加剧,份额差距缩小国有民营格局倒挂。
在B2C电子商务爆发的2009年,以三通一达和顺丰为代表的的民营快递企业忽然发力,快递市场占有率(按业务量)开始超越国有快递企业,2014年,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6%,远超国有企业的13%。
民营企业齐头并进,角逐激烈。
通达系凭着代理制飞速在全国铺设网点,并形成规模效应,在2014年前5大快递企业中占据4席。
尽管快递行业CR8一直维持在80%左右,但CR4却从09年的77%降低至14年的50%,行业龙头角逐激烈,2、三梯队后劲十足。
激烈的内部角逐加之受上游电子商务的强势压价,行业收益空间遭受挤压。
14年,异地快递平均价格较08年降低一半以上,仅为同城快递价格的1.5倍。
据快递物流咨询网的统计,快递企业每年收益持续下滑,已经由2003年的30%降低到2013年5%左右。
2. 新兴权势不容小觑,但存在天花板伴随京东、苏宁等规模不断扩大,B2C电子商务市场占比逐步提高。
从15年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来看,B2C平台市场份额已超越淘宝为代表的C2C平台。
因为第三方快递提供商的服务水平难以满足B2C配送需要,因此B2C电子商务平台便开始打造我们的快递运力,克服物流弱点。
B2C电子商务以大型物流仓储中心为据点,通过云数据达成合理分仓调配,压缩干线运输时间,从而在配送频率和配送时效上可以超越第三方快递公司。
截至2014年9月,京东在国内拥有7大物流中心,在39个城市打造了118个仓库,总面积达到230万平米,运营2,045个配送站和1,045个自提点,覆盖国内的1,855个区县。
京东在130个区县提供当天送达的211限时达服务,并在另外815个区县提供次日达的配送服务。
尽管B2C电子商务拥有仓储、信息、资金优势,较传统快递企业在电子商务快递范围拥有相对优势,但,现在因为B2C电子商务快递货物来源仅局限于自己家里电子商务货物,并且B2C电子商务快递非传统快递P2P、门到门式的互联网结构,相信业务量会非常快触碰到天花板。
因此,大家觉得B2C电子商务自营快递在自己电子商务快递业务拥有绝对优势,尽管会侵蚀第三方快递业务,但并不会成为第三方快递企业的最大的对手。
3. 国际快递巨头虎视眈眈四大国际快递巨头现在占据中国国际快递市场75%的份额。
面对市场空间巨大的国内快递,国际快递巨头虎视眈眈,摩拳擦掌。
截止2014年底,已有5家国际快递巨头获得国内包裹快递执照。
2012年6月,FedEx,UPS获国内快递业务经营牌照;201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方位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2014年12月17日,嘉里大通、雅玛多和欧西爱斯获国家邮政局批准经营国内包裹快递业务。
实力雄厚的国际快递巨头在技术、管理、商品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因为在国内运营本钱过高(比如招聘更高学历的职员,网点规模较小等),当地化尚待时日,同时,暂时无意进入电子商务红海,短期来看,很难对当地快递企业形成有效威胁。
4.当地企业资源整理,寻求差异角逐抱团取暖,资源整理。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等联合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宅急送、汇通等快递公司创建新手互联网,圆通、顺丰、申通、韵达、中通各出资5000万,占股1%。
2013年12月,三通一达合资成立投资平台蜂网投资公司,定坐落于向快递产业链上游产业进行投资,通过对快递资源和快递上下游资源的集合、整理和融合塑造快递集约化的投资平台。
现在,4家股东分别持有25%股份。
2015年6月6日,顺丰领衔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一同投资创建深圳丰巢科技公司,通过运营丰巢智能快递柜,以提供平台化快递收寄交互业务。
初期投资5亿人民币,顺丰持股为35%,申通、中通、韵达均是20%,普洛斯为5%。
2015年6月十日,新手驿站宣布圆通、百世先期加入新手驿站,向社会开放其末端代办点为公共自提点,而后全峰随之加入。
邮政4月底也向社会开放5000个邮政自提点,作为新手驿站为网上购物用户提供包裹代收伏务。
2012年,申通快递1.6亿回收每天快递60%的股权;2015年9月,申通、每天宣布重大策略重组,双方将在最后一公里、商品、运营、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
差异化角逐。
顺丰在面对电子商务件市场的爆发,态度小心,然而却在电子商务、冷链、快运、金融、O2O等范围频频发力。
一方面,沿产业链外延进步,其次,横向扩张,试图塑造物流百货公司。
与抢夺电子商务快递份额的企业形成差异化角逐,不断健全自己综合竞争优势。
5.从美日经验看:成熟期形成寡头垄断依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当一个行业市场需要高速增长,企业进入壁垒提升,商品品种及角逐者数目增多,则行业处于成长期,市场增长率非常高。
而当一个行业需要增长率不高,技术上已经成熟,行业盈利能力降低,新品的开发更为困难,行业进入壁垒非常高,则行业处于成熟期。
美国快递行业市场自2009年以来,复合增速为2.5%;日本2010-2013年间快递行业市场增速为4.6%左右;中国快递行业自2011年以来,业务量同比维持50%以上。
由此大家判断美、日快递行业处于成熟期,并各自形成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格局。
通过与美国、日本等快递成熟发达国家的市场对比中,大家发现,无论是大地区的美国,还是小地区的日本,其快递行业的格局都是呈现高度的寡头垄断,CR3几乎都在90%以上。
而中国快递行业则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预计行业将迎来一场大规模的整理与洗牌。
因此,大家大胆预判,伴随中国快递行业的进一步进步,其行业集中度将会迎来一次显著的提高,最后也将会形成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格局,市场将会留下3-4家大型快递公司。
6.行业筹资需要增大,整理有望加速通过近年来快递行业筹资事件的梳理,大家发如今年快递行业在筹资额、筹资次数上都要超越以往,表明行业筹资需要增大,或为行业下一次大规模整理埋下铺垫。
在同质化角逐激烈的民营快递市场,哪个先得到巨额筹资,就意味着哪个就可以获得资本优势,在红海中继续存活,或为公司商品服务升级转型创造时间,或为并购整理提供弹药。
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家看好前期筹资成功,构筑起资本进入壁垒的公司,如申通快递,顺丰速递等。
3、快递业的四点考虑1. 为什么快递企业集体选择这个时点上市最近,快递行业的企业就像是得了上市癫狂症一样,都在图谋上市,特别是通达系的企业,意愿特别强烈,具体表现为不只强烈需要上市,而且期望飞速上市(从渠道上来讲,表现为借壳上市而非IPO上市)。
那样,为什么快递企业集体选择这个时点上市?快递行业呈现微利化、亏损化。
一方面电子商务强势压价,虽然有快递行业规模化效应致使的本钱降低,但其次,中国人口红利结束,劳动力本钱上升。
这将对以底价电子商务件为主的三通一达带来巨大的盈利重压。
要改变这种局面有两条出路:
1)并购扩张,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争取更大议价权;2)转型升级,切入其他细分蓝海市场,防止恶性价格角逐,改变盈利能力。
而上述两种变革出路均加快了快递企业的筹资脚步。
因为快递行业的规模效应,快递企业一旦涉足某一细分市场,将会飞速形成高进入壁垒。
因此,快递企业在先发优势上争夺激烈,越早筹资的企业将会获得资本优势,越容易成为赢家。
2.为什么行业CR8稳定而CR4降低?国内快递行业整体集中度呈降低趋势,自2009年以来,排名前8位企业的业务量集中度从85%降低至82%(降低3个百分点),而排名前4位企业的业务量集中度从77%降低至50%(降低27个百分点),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前8名。
CR4比CR8降低更大,表明排名5-8位企业的市场份额上升,前8名企业间份额愈加均衡。
主导快递市场的国有企业式微。
EMS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占比降低明显。
其业务量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58%降低到2014年的13.4%,业务收入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49.5%降低到14年的14.7%。
以商务件为主的快递巨头在电子商务件市场动作迟缓。
电子商务行业的井喷引燃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现在,国内快递业务总量中,60%以上份额是电子商务件。
而定坐落于高档商务件的顺丰、EMS在决定是不是进入电子商务件业务范围时,优柔寡断,错失了前期进步良机。
但此时的四通一达恰恰抓住了快递进步的黄金机会,飞速壮大,达成弯道超车。
中小快递企业借机发力,迎头赶上。
1)规模相对较小的韵达、中通相继获得筹资后,同样获得超越市场平均增速的进步。
依据阿里的统计数据,14年中通、韵达的快递单量同比分别为127%和100%,而申通仅为36%。
2)背靠新手互联网,百世、每天、全峰也获益颇丰,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15年双十一业务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44%、183%和241%。
3)因为B2C电子商务规模比重上升,京东自营快递的业务量也增长迅猛,14年其快递业务量规模上升至第8名。
以上三方面原因,致使中国快递行业市场集中度降低,企业间份额愈加均衡。
3.快递、零担相互渗透的内在逻辑是什么?近两年大家看到快递、零担行业有相互渗透的趋势。
2013年9月走高档零担市场的德邦物流宣布推出快递业务,试图通过重货快递切入中高档快递市场。
2014年,顺丰推出物流普运业务插足高档零担市场。
从美国UPS、FedEx公司来看,两大快递巨头均通过并购拓展自己货运业务:2000年,UPS回收美国两间小型第三方汽车货运公司;2001年,FedEx并购美国中部和东部的零担运输服务的提供商American Freightways Corp. 辅助Viking Freight。
2002年,Viking Freight更名为FedEx Freight。
这类企业的结合是的FedEx Freight成为地区零担运输的佼佼者;2005年,UPS回收Overnite,后更名为UPS Freight,借此扩大在北美陆运服务;2006年,FedEx并购领先的长途零担运输服务提供商Watkins Motor Lines。
Watkins后来更名为FedEx National LTL,并作为FedEx Freight业务单元一个独立互联网运作。
现在,UPS旗下Supply Chain Freight部门业务收入占16.1%, FedEx旗下Freight部门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13%。
大家觉得,快递、零担行业有以下三点属性,驱动他们相互渗透。
①进入壁垒高低不同。
零担行业优势在于大量量的干线运输,主要进入壁垒在于其干线运输汽车规模,而快递行业优势在于小批量、高频次、高时效的终端配送,主要进入壁垒在于其机队运力与网点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因此,快递行业渗入零担行业壁垒较低,而零担行业渗入快递行业壁垒较高。
②行业利率不同。
参考美国市场,快递行业利率大概在12%左右,零担行业利率在5%左右。
因此,零担企业进入快递行业存在收益导向驱动。
③顾客不同。
零担运输主要B2B为主,顾客处于产业链上游,而快递主要以B2C为主,顾客处于产业链下游。
因此,快递、零担相互渗透,有益于业务在产业链的外延扩张。
4.新手互联网对快递行业有哪些影响①电子商务角逐升级,物流成阿里最大痛点。
网上购物买家关注点渐渐从价格转移至电子商务综合服务水平上来,以京东为代表的B2C电子商务重资产自建物流,改变了客户体验,平台买卖规模增速超越阿里。
从国家邮政局统计的数据来看,京东、1号店、世纪卓越等电子商务自建快递的投诉率远低于三通一达,自营物流的电子商务在末端服务上对阿里构成巨大重压。
②物流弱点催生新手,强化阿里竞争优势。
面对庞大且高速增长的市场需要和角逐者重压,短期内自建物流系统几乎不可能,因此,阿里选择通过轻资产的方法,达成:
1)整理物流全产业链资源,维持商业优势;2)打造分布式仓储提高全网运作效率;3)主导下游快递行业,借用自己商业、数据优势提升最后一公里服务品质。
③云数据技术为基,定位4PL平台公司。
新手互联网作为一家以云数据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公司,实质上是定坐落于国内最大的第四方物流公司(4PL)。
现在,新手互联网已经聚合了物流全产业链(涵盖了仓储、干线、快递、外贸物流等)上的优势资源,试图塑造成数据驱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协作平台,最后达成国内次日达,国际3日达的高效物流互联网。
④塑造竞合生态圈,催化电子商务快递行业整理。
新手催化电子商务快递行业的整理,对顺丰和EMS重压较小,对三通一达等以电子商务快递为主的企业影响巨大。
伴随快递行业增速下缓、新进入者的搅局、电子商务价格压迫、逐年增长人工和房租本钱,三通一达最近纷纷谋求飞速上市,不在乎借壳本钱。
由于低本钱策略难持续性和业务同质化紧急,非常难突围,只有通过上市这一突进,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和改革资本资源。
新手在物流产业链上资本动作频频,已初步打通产业链。
相信将来在数据和资本的推进下,新手一定在将来快递行业的格局演变中饰演要紧角色。